连续体检10年却未预警提示患癌风险,民营体检巨头爱康国宾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近日,据多家媒体报道,北京执业律师张晓玲在社交媒体发文称,自己从2013年至2023年连续10年在爱康国宾进行体检,双肾体检结果一直都是“未见明显异常”,癌胚抗原定量检测结果一直都在正常范围内,从来没有被检查出患癌风险。
然而,张晓玲2024年在另一家医院检查时却发现异常,经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“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”。至2025年2月,又被确诊为“肾癌骨转移”,并已经达到晚期程度。多位专家级医生告诉张小玲,“肾癌和骨转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,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,病情肯定不会如此严重”。
因此,认为爱康国宾体检涉嫌“误检、漏检”问题,并质疑爱康国宾的体检是“假体检”,并发出律师函,要求提供自己在爱康国宾体检时的血液检测标本及数据,以及相关技术合法性的证明及相关检验人员的资质证明。张晓玲还向媒体表示,她已经向国家卫健委、北京市政府等部门进行了投诉和举报。
对此,爱康国宾在7月17日公开回应表示,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2022版《肾细胞癌诊疗指南》,目前尚无公认的用于肾细胞癌早期辅助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,也就是癌胚抗原CEA的检测结果与肾细胞癌没有被认可的关联性。
此外,爱康集团在回应中还提到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检测到,会请第三方权威机构以及专家来进行论证分析,最终以第三方权威机构以及专家建议为准。如果出现爱康有责,爱康集团一定会承担责任,绝不会逃避。
此次风波的相关报道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。不少网友反映,爱康国宾体检出现误检、漏检已是常态。截止目前,在黑猫投诉平台上,爱康国宾累计有上千条投诉,内容包括体检服务费用与体检项目不一致、体检过程敷衍了事、体检数据出现非本人报告数据、诱导消费等。
除此之外,统计数据显示,2023-2025年间,爱康国宾累计收到卫健委行政处罚9次,其中6次涉及操作规范问题。同时,2022-2025年间,公开可查的7起医疗纠纷中有5起涉及违反操作规范,如HPV误诊和超声漏检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早在2018年,爱康国宾创始人张黎刚曾在公开场合曝出体检行业乱象:“行业里边也有真体检、假体检。也有我们一些同行,抽了血做都不做,把血倒掉了,直接给结果。为什么混得过去呢?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。”
公开资料显示,张黎刚于2004年创立爱康网,2007年爱康网并购上海国宾体检,成立爱康国宾,其健康管理业务从线上延伸至线下。2014年,爱康国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,成为“国内民营体检第一股”。
不过好景不长,随着上市后净利润逐年下滑,股价低迷,2019年1月,几经波澜的爱康国宾终于完成私有化退市。而竞对企业美年健康(002044)在同年通过借壳完成A股资产证券化。
早在10年前,爱康国宾从收入和规模两方面都领先美年健康,如今,爱康国宾与美年健康的门店规模差距却在拉大。爱康国宾官网显示,截至2025年5月,爱康集团已在全国54大城市设有170家体检、齿科与医疗中心。对比之下,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美年大健康正营业的体检中心为596家,是爱康国宾的三倍左右。
尽管退市之后配点网股票配资网址,爱康国宾已不再公布具体财务数据,不过,张黎刚在2024年曾公开表示,“希望三年之内,能尽快跨过100亿人民币收入的门槛”,“除了体检之外,未来将把口腔业务作为线下第二大业务”,“根据我们的结果,十个人做口腔检查,其中九个人是需要治疗的,因为中国人的口腔保健(意识)是比较差的”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